走進黄山屯溪胡開文墨廠 觀“黑金藝術”十二道

201906.jpg

(中新社)参加2021“海外华文媒体走读黄山”活动的媒体代表4月26日走进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体验有如一门“黑金艺术”的徽墨制作流程。
胡开文墨厂厂长、徽墨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程国胜介绍说,胡开文徽墨自清朝乾隆30年(公元1765年)由徽州人胡天注创牌以来,薪火相传,已有近260年的历史。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是胡开文徽墨的正宗传承,厂内集中了名家制作的徽墨的全部技术设备和祖传配方,拥有明清以来历代名家创作雕刻的珍贵墨模1万余副,共1千多个品种。产品采用传统配方,精选纯桐油、烟、金、银箔、天然麝香等珍贵材料精致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历久不褪、入纸不晕等特点。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按照制墨流程先后体验了点烟、熬胶、和料、锤墨、压墨、晾墨、打磨、打蜡洗墨、描金等12个步骤,对徽墨的制作有了基本印象。

图片

黄山市屯溪区胡开文墨厂厂长、徽墨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程国胜向海外华媒记者介绍徽墨制作技艺中的古法点烟。中新社记者 张晨翼 摄

程国胜表示,徽墨制作是一项考究的事情,虽然我们也将其分成了类似于流水线般的12个步骤,但是每个步骤依旧是人力参与,所以效率并不是那么高,讲求慢工出细活。

“以墨模雕刻技艺为例,一块木质模具只能供大约500块墨来使用,之后就容易变形。所以墨模雕刻师需要不断雕刻各类模具。也正是因为技艺复杂,所以基本不会有人单独同时掌握以上12个技能。”程国胜指出,所以我们的每一块墨从制作开始到最后出厂都要耗费1年左右时间。

图片

工匠正在锤墨。一块制墨原材料到了手上,经过多次捶打后,再制成条状放入磨具压制。制作一块好墨需要经过上万次锤打。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图片

工匠正在压墨。制作墨锭时先取一定份量的软墨剂放在天平上称重。软墨剂经多次反复搓成条状,再放入墨模内,盖上需压延的墨印,加压而成墨锭。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图片

工匠正在晾墨。将脱模取出的墨锭平放在木板上置于晾墨间,使其自然晾干,不宜风吹日晒。晾干过程中要不断翻晾墨锭,防止墨锭弯曲变形。有些有特殊要求的墨则用桑皮纸包裹起来吊挂在晾墨间使其自然晾干,按墨锭材质与大小,晾干时间通常至少需要半年。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图片

工匠正在打磨墨锭。将晾到六七成干的墨锭用平锉刀修去毛刺,平整外形。打磨技艺因人因时而异,各有特色。古时采用“磋以锉,磨以木贼,继以脂帚,润以漆,袭以香药”的方法,而现今打磨采用平锉刀和细砂纸作为平整外形、修去毛刺的主要工具。经此加工之后的墨外观可达到“其润欲滴,其光可鉴”的特殊效果。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图片

工匠正在为墨锭描金。描金为徽墨制作技艺中又一个特殊制作工艺,彰显了墨锭外表美观。为了增加墨的艺术性和商品价值,根据墨锭图案和文字一般采用金粉、银粉或其他色彩颜料进行填涂。名贵高档的油烟墨、漆烟墨用真金、真银等矿物质颜料描饰,突显富贵典雅,更具艺术与收藏价值。现今胡开文徽墨使用“幻彩法”描金,这是其传承发展的独创技艺。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2020 0303.png

图片

工匠正在为墨锭描金。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图片

工匠正在进行墨模雕刻。墨模雕刻的技术性、复杂性、艺术性极高,是徽州木雕行业中最难最高的技艺。雕刻师要在木工师傅做好的各种大小与造型不同的榫卯结构模具上进行绘图、雕刻。墨模雕刻技艺是集书法、绘画、金石等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有深浮雕、浅浮雕、线刻雕等多种雕刻技艺与使用刀法,一般从业人员需经十余年的艰辛学艺才能从事此业。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图片

工匠正在雕刻砚台。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图片

黄山市屯溪区胡开文墨厂厂长、徽墨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程国胜向海外华媒记者介绍徽墨制作工艺。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编辑:杜   洋  苏   丹  宋修竹

监制:李新洲 毛建军

图片